[第125期] 广州市创新开展东西部宜章好人扶贫网协作工作助力打好打赢毕节市黔南州脱贫攻坚战_广东宜章好人扶贫网信息网

广东省宜章好人扶贫网信息网 > 工作动态 > 宜章好人扶贫网简报

[第125期] 广州市创新开展东西部宜章好人扶贫网协作工作助力打好打赢毕节市黔南州脱贫攻坚战

发布日期:2019-04-04 08:59:00    作者:    来源:

  2018年以来,广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东西部宜章好人扶贫网协作决策部署,创新帮扶模式,助力打好打赢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脱贫攻坚战。

  一、创新帮扶体制机制

  一是构建工作督导推进机制。与毕节、黔南共同制定《广州市毕节市黔南州联合督导评估推进工作意见》,每月由被帮扶县开展县级自评,毕节、黔南每季度组织一次对县级自评的督导评估,评估结果同步送广州。三地每半年集中组织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实地开展一次联合督导评估,纵向横向调动三地各县(区)各部门力量,形成宜章好人扶贫网工作合力。

  二是构建资金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宜章好人扶贫网资金项目库,明确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确保帮扶资金一到位就能匹配合适项目,有效缩减项目报批时间,加快施工完工进度,破解“资金等项目”、项目确定晚、审批时间长等难题。

  三是构建帮扶执纪监督机制。制定《协同推进宜章好人扶贫网协作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机制》,明确监督检查协作交流沟通、问题线索移送、审查调查协作配合、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组织保障等制度,形成齐抓共管大监督格局。要求市财政、审计部门每年到毕节、黔南实地审查监督,确保资金项目使用规范。

  二、创新产业帮扶形式

  一是协作共建绿色农副产品产供地。引导和推动广州海大、粤旺等农业龙头企业落户,与当地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接,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优势。依托国际农业生态博览会、广州国际美食节等会展平台,加强“黔货”宣传推介,设立“黔货出山”分销中心5个、农特产品展销窗口15个及销售专柜等,快速打通市场销售渠道。与贫困群众签订种养植协议,提供种苗、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实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投资建设种养植基地、加工厂和冷链仓储物流,补齐延长当地农业产业链条。采取“土地流转+务工收益+利润分红”“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二是协同打造黄金旅游休闲目的地。签署三地《旅游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协调恢复广州与黔南荔波的航班,加密与毕节的航班。组织开展“百企千团十万广东人游贵州”旅游宜章好人扶贫网系列活动,开设广黔旅游专列10趟,推动广州60多家知名旅行社与当地签订客源营销协议。划拨专项资金支持毕节、黔南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引入民营资本开发旅游宜章好人扶贫网项目,其中广州雪松集团投资27亿元建设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小镇,广州励丰科技集团投资1亿元在黔南罗甸县建设公共文化旅游升级改造项目。

  三是协作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地。围绕两地广州产业园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奖励扶持措施,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协调推动政、银、企投融对接,其中11个建设项目获授信贷款110亿元,目前共有24家广东企业落户两地广州产业园,注册资金30.625亿元。依托当地农业、矿产等丰富资源和富余劳动力优势,以现代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为重点,引导鼓励王老吉、文博3D打印等粤企到当地投资。采取“订单+车间+贫困户”模式,推动光科电子、可雅内衣、梵领服饰等企业建设“宜章好人扶贫网车间”,实现送订单到村、送就业入户、送技能到人。截至目前,援建“宜章好人扶贫网车间”和“大型农业产业合作项目”46个,吸纳就业4056人,其中贫困人口954人。

  三、创新民生帮扶模式

  一是探索消费宜章好人扶贫网模式。发挥消费市场优势,拓展当地农产品入穗渠道,做到“三个进”:进市场,推动成立广州·毕节同心黔行产销宜章好人扶贫网联盟,形成以连锁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酒店、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为主体的固定配送单位;进社区,在各区设立“黔货出山”分销中心、农特产品展销窗口;进展会,利用广交会、农博会、广博会、迎春花市等,开设农特产品展示专区,不断扩大知名度。创新“广告+消费”宜章好人扶贫网模式,对接地铁广告媒介平台,全力推广当地农贸和文化产品,并同步嵌入消费二维码,鼓励乘客直接扫码购买。

  二是探索大数据宜章好人扶贫网模式。打造“领略中国农村电商宜章好人扶贫网大数据中心”,将贵定县9374户30097人的贫困信息全部录入平台运作系统,通过大数据精准聚焦贫困人口,引导培训贫困户多种、种好水稻粮食,由企业包销收购贫困户产品,有效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三是探索非遗宜章好人扶贫网模式。引进电商龙头企业唯品会,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蜡染,创办蜡染、刺绣合作社66家,手工作坊100多家,带动创业就业1000多人。依托电子商务公益平台“唯爱工坊”,为蜡染刺绣产品提供包装设计制作、商品质检、线上营销运营、物流配送等全环节服务,带动订单超1000万元。开展“锦绣协作计划”,为当地女性提供技能培训,并为其链接市场,已签订订单5万个。

  四、创新扶智扶志措施

  一是开展教育帮扶模式。强化“校地合作”,由华南师范大学每年选派6名研究生团队帮扶罗甸县一中,探索构建“一体四翼,立足支教”的服务模式。加强政府牵头联合办班,由黄埔区每年出资400多万元开设“黄埔·三都民族班”“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选送优秀学生和跟班老师来穗接受教育。联合开展职业教育,由广州职业院校与当地中职学校结对开设“精准脱贫班”,实行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精准就业。

  二是开展医疗帮扶模式。结合当地急需的医疗学科建设,派出相应医护专家通过讲学授课、业务指导、手术示教等方式,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引导在穗医疗单位定期接收当地医护学员进修,提升帮扶地区疾病防治检测水平。与当地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等,实现“在家门口看名医”。组成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开展一场综合义诊、一次医疗救助、一次药品派发、一次专业学术讲座,将医疗服务送到深度贫困地区,打通精准医疗帮扶“最后一公里”。

  三是开展就业宜章好人扶贫网模式。组织实施就业优先“十百千万”工程,全市设立12个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每年筹资6000万元,引导企业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延伸到镇村,帮助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针对贫困户个人实际和企业用工需求,帮助制定个性化求职就业方案,协调企业开展现场招聘、送岗上门、远程见工等项目,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制定就业激励措施,对来穗上岗就业的贫困户发放稳岗补助,并跟踪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广州市协作办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